景区的五大问题诊断与九大提升方法
景区问题之主题、产品问题
问题的识别与诊断是景区提升的前提,本文提出了景区诊断的五个方面:主题、产品、管理与服务、收益、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了景区提升的九大方向。
一、景区问题识别与诊断
1、主题问题
旅游景区所表达的思想或意境的核心就是旅游景区的主题。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等等都与景区规划的主题息息相关。只有确定了景区开发的主题,整个开发工作才能有方向、有重点、有秩序,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规模、数量、布局和风格才能协调。
景区的主题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主题雷同,不鲜明
有的景区主题不鲜明,苍白无力,没有体现出景区的核心价值,无法让人过目不忘。
(2)主题与景区资源特色不符
核心资源的梳理不到位,或者主题提炼不科学,导致景区的主题与资源特色不符。
(3)主题与市场需求不符
主题不符合当代游客消费的主流需求,无法得到市场共鸣。
2、产品问题
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而精选组合起来的一组要素。由于不同时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同,在新形势下又由于旅游新的业态发展的需求,同样的旅游资源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向和开发模式,可以开发出不同等级、类型的旅游产品。因此,在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中,需要在对旅游资源重新分析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再策划、再建设,剔除不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品,不断补充新的、符合旅游资源利用方向的、游客乐意接受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对于已经成熟的老景区,这方面尤其重要,即用发展与创新的方法赋予景区新的生命活力。
景区产品的主要类型有:接待设施产品(如住宿、餐饮)、景点产品(静态)、活动产品(动态)、线路产品(游憩节奏、线路长短)、游憩环境(景观布局、旅游氛围)。
景区产品一般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接待设施方面
接待量不足、设施质量偏低、位置不合适。
景区现存的接待设施,更多注重的是硬件设施空间上的连续布置,而对游客行为本身的连续性特征关注不足,没有按照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设计。比如游客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会产生特定的消费需求,旅游接待设施就需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心理三要素的组合而展开设计与建设,形成一个既符合游客心理与行为逐渐递进、又能在空间上连续统一的接待设施链条。
(2)景点产品方面
没有体现资源的原真性、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产品老化。
(3)活动产品方面
参与性活动、表演性活动、大型演艺缺乏或者本身没有吸引力。
(4)线路产品方面
游憩节奏过缓或者过急、线路安排时间过长或者过短。
(5)游憩环境方面
景观布局不协调、旅游氛围不浓厚、公共安全环境与卫生环境不达标等。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引言:休闲商业升级 引领新型城市化浪潮 2013-01-23
- 旅游综合开发政府运营模式初探 2011-10-31
- 绿维全域旅游孵化模式 2017-09-15
- 绿维专家谈旅游景区提升 2012-09-14
- 木屋在自驾营地的应用 2012-06-06
- 厦门旅游提升的思考:全域旅游下城市提升的思维与路径 2017-06-01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农产小镇——营造从土地到餐桌到床头的原乡生活
- 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承接城市和拉动农村发展的特色小(城)[详情]
-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经营运作策划
- 难点聚焦:如何在众多的唐文化景区和遗址公园中[详情]
- 我院规划设计的龙井关长城漂流盛大开业!
- 热烈庆祝绿维创景温泉分院规划设计项目——河北迁西龙井关长城漂流[详情]
- 城乡互动结构下的都市田园与田园都市
- 都市田园:城乡互动发展之利刃 一、城乡一体化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