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绿维研究

生态人居系统生态与宜居的创新整合

绿维创景2009-01-13

       构建“生态人居系统”的原则与模型结构

 

三、构建“生态人居系统”的原则

1、强调生态理念的充分贯彻

2、人居环境的建造和维护以生态的原则

为标准和依据,对整个环境的基础设施的打造、产业选择、项目设计、功能布局、景观构造、技术运用、文化主题、生活模式等都以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生态规划确定的指标体系控制范围内进行。

3、强调系统的和谐

人与整个系统的和谐,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生态人居不是受制于物质环境,不是以物质环境的需要去分隔人,去构筑人的空间;也不是仅仅以人为中心,强调整个生态人居中生态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的完美和谐,是城乡一元化的结构。

4、强调多样性

不仅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包括社会组织结构和阶级层次的多样性,在人的经济组织活动的体现产业、聚落和建筑产品等各个方面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整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上这三个不同的圈层达到_=种完美的和谐。

四、生态人居的模型结构

1、生态人居纵向结构

生态人居体现为三个尺度,宏观的尺度是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中观尺度是社区生态环境,微观尺度是住宅生态环境。三个尺度的人居环境都是一个自持自运作的生态系统。

(1)区域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的依托。包括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条例、生态示范区的指标体系、整个区域范围的水系、电力、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环境、整个区域的经济产业环境、规范和政策、整个区域与外界的连通进入条件和大的交通环境等宏观层面。在示范区区域上原有的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特点基础上,结合人居环境的打造要求,构建一个生态人居综合发展的示范结构。

(2)社区生态环境

作为中观尺度的社区环境,强调人居的活动、生活和消费层面的内容,成为示范区中的各功能区片。各个功能的主题内容,生态生活的模式选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生活模式:依托每种不同的资源及主题优势,有以花卉为主的模式、以茶文化为主的模式、以农庄为主的模式、以会议展览为主的模式、以体育休闲为主的模式、以宠物为主的模式等等。生活配套: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交通、电信、学校、文化娱乐和防灾能力,公共空间、绿地空间及景观人文小品等。建筑空间设计:强调整个社区空间的人性尺度设计。合理地设计社区中游线结构、物流结构等

(3)住宅环境

包括单体建筑与户外空间环境两个部分。强调人居环境的舒适度,避免室内居住环境的污染,强调人性化的设计,强调私人空间与户外公共空间的巧妙衔接,和私人住宅的配套设计。

2、生态人居横向结构

生态人居模型的横向结构中涉及经济自然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内容:

哲学层面:是深生态的理念,强调自我实现,强调生态中自然的价值,形成产业选择、环境打造、项目设计、技术运用、生活消费方式的原则,形成衡量指标体系,成为教育和文化的主题内容。

经济层面:是循环经济,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开发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引导绿色消费,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区域内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整个区域的产业生态化,建立产业间的生态网络,形成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闭合结构。

艺术层面:是生态美学,构筑整个生态人居精神空间的标准。在整个示范区的建筑、景观、宣传、生活模式的各个细节贯彻生态美学的要求。

建筑层面:是生态建筑,从建筑的景观、功能、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强调合理和适度的以生态为标准。生态建筑技术的采用与住宅中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是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住宅内部舒适宜人性的有效手段。生态建筑技术的系统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建设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建筑的能耗和日常运营开销。

技术层面:是生态科技和环保技术,包括在人居环境的能源节约和利用、废物垃圾的处理、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技术运用、新材料的运用、水环境体系的循环利用、小气候条件、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加工业技术等各方面的渗透。

消费层面:是生态导向的消费,成为人类的生态生活模式的典范。无论是生态旅游、生态居住、生态生活(休闲、度假、观光、会展、运动、康疗、教育等)强调健康、节约、合理、高效的消费模式,提升整个群体的消费质量而不是消费总量。

文化层面:是生态文化,强调人与生态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节约、高效的进行生产生活,与哲学层面从认知和思维角度的尊重生态、保护生态的理念相衔接和彻底的贯彻,同时接续当地历史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内容,体现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唯一性和特色。

人居层面:强调人性尺度,宜人的设计,在人的活动范围内,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有美学渗透,结合人体工程学,尊重人的需求。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联系我们
主营业务
热门搜索
绿维创景亮相上海城博会论坛
2013城市投资暨产业地产博览会于8月15-17[详情]
我院副院长蒋世和应邀为中国休闲发展论坛对话嘉
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与南京市人民政府等[详情]
“旅游眼”看公共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上)
公共设施的浪潮与思考 近年,公共设施建设在我国[详情]
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打造“城乡统筹第三空间”
城乡统筹的难题与乡村旅游的契机 “第三空间”[详情]
我们的客户 更多客户>>
推荐阅读:
专题导航:更多专题>>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