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创景:《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报告纲要
旅游产业的带动模式及其效应分析
三大动力效应
1、直接消费动力
旅游的“动力效应”,来源于“搬运市场”的客观能力。通过搬运,游客产生餐饮、住宿、游乐、购物、会议、养生、运动等综合性、多样化的终端消费,带来“出游型消费经济”,进而整个旅游目的地形成消费经济链及相关产业的聚集,最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产业发展动力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增加4.3元。另据联合国统计署的具体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110个。
3、城镇化动力
产业转型、土地财政及旅游房地产的商业利益结合,推升了旅游开发的新浪潮,使其突破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全面结合,走向了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旅游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反应了这一现象。这几年,各地旅游项目十分热门,投资总额不断放出卫星,几百亿、上千亿元人民币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令人侧目。实际上,这些投资都是旅游带动的产业与城镇化投资的总和。
四大价值效应
1、附加价值效应
一方面,旅游将消费者带来了原产地,使得产品的销售直接面向市场,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上的费用,能够按照市场终端价卖出,从而获得了比批发价出售更高的价值,我们称这一部分价值为终端消费带来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游客在进行旅游消费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使得产品的最终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上的价格,我们将高出的这部分价值称作体验性消费带来的附加价值提升。
2、品牌价值效应
旅游的品牌效应,基本上反应为对城市品牌的宣传与提升作用。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
3、生态价值效应
旅游就是一个审美活动,想要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幸福价值效应
2009年末,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2年,广东省在全国首个发布《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并把“休闲旅游”纳入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之一。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以文化旅游促进区域联动开发-平江县旅游总体策划暨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2012-03-12
- 旅游小镇评价标准——产城一体化下的就地城镇化导则 2017-03-23
- 民宿+ 打开民宿的正确方式 2016-11-09
- 灵活运用四要素,创意打造度假酒店(附绿维案例) 2017-01-24
- 2014年房地产的四大创新突破趋势 2014-02-20
- 林峰院长解读新型城镇化商机 2013-09-12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林峰院长在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谈旅游
- 2014年1月5日,我院林峰院长受邀出席由中国[详情]
- 林峰院长受邀中国地产金融创新论坛谈旅游综合体
- 2013年10月17日,我院林峰院长受邀参加由“[详情]
- 林峰院长出席中国首届体验式商业地产领袖峰会
- 编者按:“2015中国体验式商业地产领袖峰会暨中国体验商业发展论坛&rdquo[详情]
- 都市高尔夫发展三模式
- 2006年,现中国·都市高尔夫置业发展(昆明)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伟先生发明了&ld[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