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的森林旅游项目设计新思维
天地人和--森林旅游的环境生态安全前提
秦岭森林旅游开发建立在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优先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秦岭北麓生态保护规划,坚决抵制有碍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乱开发行为,提倡并推动生态型、环保型、集约型旅游项目的建设,将生态效益作为秦岭北麓旅游开发的重要效益指标。具体来说,“天地人和”的生态和谐思想落实在建立秦岭森林旅游生态保护四个系统方面。
1、森林涵养系统。森林不但是秦岭北麓景观的基础资源,而且森林对于秦岭及台塬地区的植被、物种、水土的涵养作用极其重要。因此,森林涵养系统是秦岭北麓旅游带首要的控制系统。包括森林面积;植被覆盖率;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安全;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影响评价;国家森林法贯彻执行年度报告。
2、河流水系。秦岭北麓河流水系发达,秦岭水资源总量220亿立方米。秦岭北麓旅游带河流水系也是生态控制系统的主要系统。包括秦岭北麓河流水系年流量,丰、枯水期变化;湖泊、河流水质安全监测;洪水灾害预防;景区节水措施等。
3、濒危和珍稀物种生态系统。为确保秦岭北麓旅游活动不会危及珍稀动物栖息地环境和濒危物种安全,确定濒危和珍稀物种生态系统为秦岭北麓生态控制系统内容。包括:秦岭北麓濒危和珍稀动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环境评估;秦岭特有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濒危监测;秦岭珍稀植物群落、种类及分布(尤其是红豆杉、独叶草等);支持秦岭栖息地野生动物生态系统的要素研究评价;旅游等人类活动对濒危珍稀物种的影响监测;对秦岭濒危珍稀物种保护、救助的机构和能力;执行林业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机构相关法规条例的年度考核;生态旅游的教育和宣传。
4、地下水、温泉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秦岭北麓森林涵养系统的人为破坏,该区域的水资源明显减少。为保障秦岭北麓旅游开发不危及水资源阀值,因此必须严密监测地下水、湿地生态系统和温泉资源,并纳入秦岭北麓旅游带生态控制系统。包括:地下水位及水质变化;秦岭北麓旅游带旅游产业发展区地下水开采总量;湿地面积及环境变化;温泉取水口数量,单个温泉出水量,温泉总开采量。
只有森林旅游环境生态安全系统建立起来,才有可能首先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效益。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林峰院长受邀为广西南宁市旅游干部培训班授课 2013-12-05
- 以“最美十大乡愁旅游小镇”为镜,打造乡愁旅游小镇 2015-12-07
- 我院范娟娟主任就景区最大承载量问题接受《北京商报》采访 2013-12-04
- “798、Loft与旅游”主题沙龙近日举行 2008-08-07
- 花海浅谈 | 花海景区怎么开发运营,你需要知道六件事 2016-10-17
- 旅游IP|旅游+商业:城郊商业新创意--"城市微度假"街区 2016-08-09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道文化游憩体验创新--王屋山风景区总体策划暨总
- 难点聚焦:面对在宗教祈福市场上的逐渐衰败,王屋[详情]
- 旅游行业的招商引资模式设计
- 旅游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但是旅游[详情]
- 新“渔人码头”---港口、码头旅游开发的创新设
- 港口、码头旅游开发的创新设计手法 港口,是由人工建筑而成,[详情]
- 如何做好旅游局长十讲(四):超越《通则》,创新旅游规
- 《旅游规划通则》从2003年出台至今,为旅游策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