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庄四大案例模式及案例
三、德国——市民农园:田园梦想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图片来自网络
1、农庄概况
德国的市民农庄起源于中世纪的小菜园。德国于1919年制定《市民农庄法》,并在1983年修订。其主旨是向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享受田园之乐的机会。目前,在德国,能够拥有或租赁一小块自由的农园土地,已经成为继汽车、住房之后的一种新的财富象征。
市民农庄主要位于城市近郊。多个市民农园共同拥有道路、游戏场地和协会住宅等设施。其土地有两大来源,一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共有土地,二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个市民农庄规模约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庄,每个承租人租地100平方米。租赁者与政府签订为期25~30年的使用合同,其产品不能出售。租赁权中途可以退出或转让。
2、市民农园的制度建设:市民联合会
市民农园联合会下属19个州协会以及15200个市民农园协会。联合会接受租赁者的租赁申请,以保持和扩大市民农园的社会、生态以及城市建设功能,塑造社会福利型和生活型城市,延续市民农园文化为宗旨。
(1)市民农园联合会协会的主要功能:
(2)论坛形式的信息交流、咨询与护理;
(3)为儿童提供自然教育基地;
(4)提供自然休闲场所及公共绿色空间的专业教育;
(5)培育植物、组织市民进行农园竞赛等。
3、德国市民农园的形态演变
4、经验借鉴
(1)国家法律体系和民间社会组织制度的双重制约和保护
大规模建设之初,国家层面即对市民农园的性质、规模、所有权、使用权、租赁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详细的法律规定。同时,市民农园一开始就具有严格的协会组织制度,保护农园特色及管理质量。
(2)强调环境保育及休闲功能高于生产功能
德国“市民农园”强调环境保育及休闲功能高于物质生产,由一开始的生产导向的经营方向,逐渐转向农业耕作体验与休闲度假为主,生产、生活及生态一体的经营方式。
(《联邦市民农园法》规定的市民农园五大功能:提供体验农耕之乐趣、提供健康自给自足的食物、提供休闲娱乐及社交的场所、提供自然绿化美化的绿色环境、提供退休人员或老年人最佳消费时间的地方)
(3)城乡制衡下的经济、生态、社会一体化发展
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为城市大众群体提供充足的自然认知空间和社会生活空间;让市民成为农园和城市绿化建设的生产力量,失地农民转向为市民提供服务;市民农园在城市边缘区集中分布,可以阻止城市过度蔓延,确保城市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社区支持农业——CSA农业休闲模式
图片来自网络
1、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
(1)起源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瑞士,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日本的一群家庭主妇以农药污染以及本地农产品减少为起因,与有机食品的生产者达成了独立的供需协议,这成为CSA模式的雏形。
(2)内涵
一种在农场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消费者提前预付费用,承诺在农场的整个生长季节给予支持,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场品,直接送货到消费者手中或非陪给销售网点。
(3)CSA农业休闲模式
CSA是以社区支持农业为依托发展的旅游模式,城市居民参与到CSA后,一方面农场会定期的为其提供有机果蔬等农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亲自参与农场的耕作计划,利用空闲时间与家人或好友去有机农场体验农事。
2、台湾· 谷东俱乐部
(1)俱乐部概况
谷东俱乐部由留日硕士赖青松在台湾宜兰发起运作。俱乐部提倡“都市人一起来种田,我们可以吃到自己种的米”的理念,以股份制来吸引投资者成为股东,赖青松以“半工作半务农”的方式,成为新时代“田间管理员”。
(2)开发模式
3、小毛驴市民农园
(1)农园概况
创建于2008年4月,2009年正式对外营业,占地230亩。创建者石嫣是第一位公费留美务农的学生,是大陆第一家成功运用CSA模式经营的都市农园。具体运营由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负责。
(2)开发模式
通过市民认养土地,认领劳动份额,组织消费者参加农庄或装,建立社会参与监督机制。
普通份额:租种者的预付费用为2500元。如无需配送服务,自行取菜的则为2000元。与此相应,租种着将在每年6~10月获得每周一次的新鲜时令蔬菜,总重量不少于400斤。
劳动份额:年租金为1000元,租种者可以在农场租种30平方米的土地,每周为菜地浇一次水,并管理菜园,承担种植及收获的全部任务。并可收获自己土地上的全部产品。
开放日活动:农场定期举办市民开放活动,纯铜节日还会开展亲子活动。市民可参观农园,购买有机产品,进行农业实践,参加传统文化活动体验等。
4、总结
推行生产有机食物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带动了年轻人对土地的思考并提出新兴的创业方向。这为解决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提供了一个方向。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湖泊观光旅游的系统整合与提升――千岛湖观光旅游整合的创新视角 2009-02-19
- 国家公园体制创新探索系列研究(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深度解读 2015-10-29
- 四项措施保障体育小镇评价标准实施落地 2017-04-27
- 庆祝绿维文旅深圳奇智分院成立 2017-09-14
- 河北衡水威尼斯度假酒店 2013-03-19
- 飞跃陆地,打造离岸“理想岛”――人工旅游岛开启海洋全新开发模式 2013-07-08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大陈岛登上《新闻联播》,背后的设计师有话说!
- 大陈岛,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位于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素有“东[详情]
- 生态休闲大本营――森林游憩方式创新设计
- 林地旅游项目 创新游憩方式,立体开发森林生态,打[详情]
- 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策划、规划及设计方案
- 难点聚焦:嘉陵江蓬安段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嘉陵江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诗情画意的[详情]
- 房地产报就旅游地产投融资采访我院专家李洋
- 受困于旅游地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