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最绚烂的时代和中国思想文化最绚烂的时代是同步的,都出现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
以下被世界公认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都滥觞于百家争鸣时代:
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同一本源的有机整体论)
仁爱万物(尊重一切自然生命的生态伦理观)
道法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然中心主义)
少私寡欲(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观念)
天人相分(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
而这些生态智慧,都潜藏在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言论中:
老子
老子认为,道:指自然与宇宙的普遍规律;德,指合规律的行为。《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这个观点,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同一本源。(这与现代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有机整体论”同义)
《道德经》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要遵从自然规律。(这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同义)
《道德经》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过多的物质享受反而有害人的身心,应该适度节制。(这和现代生态文明的“适度消费、节约资源”观念相近)
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和自然的有机整体论)
孔子
子曰:“弋不射宿,钓而不纲”;子曰:“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把保护自然提高到孝的道德行为高度,不合时宜的滥发称为不孝。(与现代环境伦理学观点近似)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适度消费观)
孟子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爱人推演到爱物。(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在先秦百家后,后世思想家对诸子百家的生态文化理论也有所完善。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老子、孔子思想中都蕴含。但是正式归纳提出的则是宋代思想家张载。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五问”汽车营地开发 2011-12-19
- 挖掘海洋文化,打造海上公园――卓达海洋公园项目策划及概规案例解析 2011-03-28
- 从休闲游憩角度看国内别墅物业的品质提升 2009-12-21
- 池州全域旅游全要素招商引入活动隆重举行,绿维全域旅游孵化服务进一步落地实 2017-01-04
- 我院副院长蒋世和应邀为中国休闲发展论坛对话嘉宾 2010-10-20
- 《非常设计》名家访谈 林峰博士谈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中) 2013-04-23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景点设计鉴赏
- 受沙坡头景区委托,绿维机构设计了“沙漠中的海[详情]
- 蓝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互动――海南国际旅游岛乡
- 世界滨海乡村旅游现状 海南的旅游利用热带海湾[详情]
- 酒店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及要点
- 日益壮大的旅游产业规模需要酒店业不断的调整[详情]
- 特色小镇 | 文化+旅游,打造矿区经济转型典范
- 北洋风情小镇位于河北石家庄市西部的井陉矿区,交通区位与经济区位优势显著。小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