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绿维研究

旅游综合体――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罗红宝 林峰2013-01-09

       旅游综合体是非建制就地城镇化典范

 

(一)旅游综合体城镇化的特殊性

从城镇化的角度看,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新型城镇化形态――既不是传统的旅游景区,又不是纯粹的住宅社区,也不是建制型城镇,更不是新型农村社区,实现泛旅游产业聚集、旅游人口聚集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形成非建制就地城镇化的典范,极具推广价值。其特殊性在于:

第一,城市质量升级极核――旅游综合体可以是已建成城镇中的一个项目,比如城市休闲商业综合体,其在城镇化中,是一个集产业聚集价值、环境美化价值、文化品牌价值、幸福指数价值于一体的城市升级核;

第二,非建制性城镇化创新模式――更多的项目,是非城镇建成区的旅游综合体,它脱离城市区的相对独立,但开发建成后形成人口聚集,具备社区功能,我们称之为非建制性城镇化形态;

第三,就地城镇化的新式社区――旅游开发依托于资源,对于拥有资源的区域,包括泛旅游概念下的文化农业等资源,也包括一般生态资源及低成本土地资源,都具有引导形成泛旅游综合体的条件。因为打造综合体最重要的,还是旅游吸引核的创意性设计与建设。综合体的开发,首先会有效的形成对本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效应,进一步会形成区域就业人口的聚集,这是典型的就地城镇化价值;

第四,田园城市节点与土地提升极核――由旅游的“搬运效应”带来的城市消费力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内在发展机理是旅游带动的新型聚集。搬运来的旅游消费,不仅直接带动产城一体的本地块土地综合开发,更将进一步形成周边土地的价值提升,很多旅游综合体,镶嵌在乡村田园中的价值高地,辐射带动土地开发。这是未来田园城市化发展最好的组团模式;

第五,“产城一体化”的特征――旅游综合体具有产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依托产业形成城镇化,其核心包括非农业人口的聚集、泛旅游产业的聚集、市政配套和公共设施的聚集、公共服务与政府管理的配置等要素。

(二)旅游综合体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有可为

第一,旅游综合体符合政府对区域综合发展的政绩诉求――不仅可以吸引社会投资,更在本质上通过旅游的搬运效应,将城市的消费力带到乡村,从而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就业增加、产业升级、配套完善和区域综合发展,实现地方旅游资源价值的市场化利用,并最终有力带动区域的新型城镇化。

第二,旅游综合体符合企业对战略转型突破的获利诉求――通过打造旅游综合体来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开发,如万达领衔的长白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不仅能够通过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实现土地综合开发价值的最优回报,还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欢迎,获得极大的政策支持,无疑是大型地产企业介入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第三,旅游综合体符合旅游者对于综合度假的吸引诉求――中国进入了休闲时代,游客产生极大的多样化的综合休闲度假需求,这就呼唤更多的旅游综合体项目的开发――这也为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消费动力。

第四,旅游综合体符合老百姓对于生产生活的发展诉求――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不仅能够带来极强的消费力,从而有效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如土特产品)的发展;而且由于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从而大幅增加居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此外,旅游者的综合需求又为当地居民自己实现旅游创业带来了机会(如农家乐餐饮、农家客栈等)。最终,将会引发当地居民从传统的种植经济转向旅游服务经济,实现生产生活的综合升级。

由此,我们发现:旅游综合体能够实现政府、企业、游人、居民四方满意,毋庸置疑,它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将大有可为。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联系我们
主营业务
热门搜索
政策解读:集体林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
关键词:产权把林地真正变成农户的生产资料从2003年[详情]
旅游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前言 旅游是巨大的消费类别,它涉及到了娱乐、休[详情]
城市的生命
规划缺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详情]
旅游业的“补旧”与“创新”
在当前投资乏力,传统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业已担不起延续经济活力重任的大背景下,旅[详情]
我们的客户 更多客户>>
推荐阅读:
专题导航:更多专题>>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或 15811113303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