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域视野下的五台山综改提升:基于五台山打造"东方佛都"的讨论
2011年9月,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五台山为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旅游领域的第一个标杆项目并拟定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改造提升工程行动方案》,整个标杆项目以遗产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省委袁纯清书记要求的建设“风光五台山、人文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国际五台山”为目标确立的资源保护、基础设施、旅游开发、文化提升等4大类23个项目,总投资100亿,把五台山建设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产业的“示范基地”、北方最负盛名的“清凉圣境”和国际最具影响力的“东方佛都”,最终使五台山实现“世界驰名、中国顶级”的风景名胜区的目的。
这样一个势必对山西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标杆示范项目,从山西省委、省政府到五台山区委、区政府,其初衷绝不仅仅是囿于对“东方佛都”本身的打造,而是希望通过三晋旅游的靓丽门户、基础设施的现代提升、文化资源的深度利用、服务理念的切实改变、客源市场的国际对接,最终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进而推动山西旅游业整体快速提升。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现提出九个层面的深层探讨。
1、从中间型目的地向门户型目的地(节点)提升,全力打造三晋旅游新门户
之所以将五台山确定为山西省综改试验旅游领域第一标杆项目,是因为随着忻阜高速的开通,随着五台山机场、大西高铁及阳泉至五台山、大营至河曲高速公路的上马建设,五台山将从交通死角一跃成为三晋面向中国东部旅游市场的枢纽性门户。所以,其综改提升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一个景区,而在于全省旅游面向世界新形象的树立。这对于自古远离繁华、号称秘境的五台山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若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讲,挑战更大于机遇。因此,作为三晋新门户的五台山,在旅游景区建设上,应少一些大开发,多一些资源的深度利用,在最大化加强“行”、“游”功能的同时,以“普度众生”的大胸怀、大视野,将食、宿、购、娱等其它要素功能分流延伸至五台县城及忻州城区,进而简化现有功能。要考虑到五台山在山西省内虽然是目的地型,但在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线路中就只能是节点型,要综合考虑节点和目的地功能的匹配,使其本身逐步弱化综合配套的目的地功能而强化“游”与“行”的节点功能,并将产业链在石咀――忻州的130公里纵深线上持续延伸,开拓前所未有的“大五台”产业格局,可能更符合旅游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的发展观。
2、从龙头独大向龙头带动提升,全力跟进建设以顿村为重点的大后方
一直以来,五台山旅游都缺乏纵深、没有后方,对五台县、忻州市旅游产业的带动并不明显,遑论整个山西,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五台山的辐射能力本应远大于此。所以,此次提升改造并不是一个孤立项目,而是吹响了全省旅游全面提升的号角,尤其是五台山所在的五台县和忻州市,要充分利用这次难逢契机,主动配套延伸五台山旅游产业链条,纵深跟进,捷足先登,甘当大后方。尤其忻州城区可借助顿村温泉度假村绝无仅有、品质一流的温泉资源和颇具规模、潜力巨大的会展市场,通过景观大道的延伸、基础设施的提升,将五台山的目的地功能主动分流过来,形成北达恒山、云冈,西通芦芽山、老牛湾,南接太原、平遥的核心旅游集散地。这一方面减少了五台山的环境压力,有利于保持清静幽雅的佛国氛围;一方面延伸了五台山旅游产业链,拉动了区域旅游发展;同时,推动涵盖整个忻州市的“大五台”旅游区域横空出世,将忻州城区打造成为山西省继太原、大同之后第三个旅游中心集散城区,并通过中心辐射和积聚作用,将整个晋北、晋中乃旅游捏合成完整板块,一举改变长久以来“龙头独大,龙身细小”的尴尬局面。
3、从概念性定位向多角动态定位提升,全力推出个性鲜明新形象
旅游的需求并非基本生活需求,而是一种享受型选择性的软需求。因此旅游的需求,具有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易诱导性。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空港的开通和上马,五台山旅游交通区位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远途和国际客源市场比例的迅速上升将打破目前环渤海市场独大的局面,而为了让五台山重回世界旅游大市场,就需要在定位上实现多角度、动态化。第一,就国内及东亚、东南亚市场而言,五台山已经是“佛”的代名词,无需在“佛”字上做太多文章,反而是应该强化以“清凉避暑”为重点的休闲度假印象;第二,就西方市场而言,考虑到宗教差异带来的意识形态冲突,就应弱化“佛”的概念,强化“国际文化圣地”、“东方建筑圣地”、“最古老的世界最高峰”等形象;第三,就传统佛教朝圣市场而言,“五台山”三字的市场认可度远远高于“东方佛都”,多余的定位反而会弱化自有形象,就如北京就根本没必要戴上“东方古都”的帽子,故宫也完全没有必要搞个“世界第一宫殿”的招牌,峨眉山虽然倾尽全力打造所谓“天下第一山”,但人们认可的还是“峨眉山”本身。
4、从全国一线向全球顶级提升,全力适应客源来向的多极化
五台山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也是我国推向世界的四十张旅游王牌之一,从来都不缺乏国际号召力和影响力。但随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深入,其旅游国际化进程却开始落后于本省的云冈和平遥,遑论黄山、泰山、武夷山等兄弟名山。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自身佛教文化的市场化、功利化,导致传统的东亚宗教旅游市场分流;二是由于产品打造和形象宣传的单一化,导致原有西方观光休闲旅游市场的流失。因此,要在旅游产品多样化、差异化上面取得突破,宗教体验产品向深度、厚度提升,观光度假产品向丰度、特度提升,用清新明快而非晦涩诘聱的产品形象去对接国际尤其是西方游客。同时,还要针对国内客源创新开发新型产品,以适从男性客源主导的单极市场主体转向女性、老年、儿童主导的多极市场主体的转换。
5、从“硬环境”向“软环境”提升,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近几个“黄金周”,五台山管理水平遭受了巨大挑战,尤其是今年的“315景点体验大调查”,五台山和晋祠一起,被消费者评为最不满意景区。是谁抹黑了五台山的声誉,基础硬环境落后当然是一个主要方面,但比硬性设施更重要的是人文软环境。是管理经费不足?是管理人员不足?还是管理权限不足?显然都不是。在目前政府管理体制暂时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风景区政府应该引入现代管理的理念、方式、技术,如:多角化经营、扁平化管理、资源重组、柔性获利模式、学习型组织、核心竞争力、零缺陷管理、目标管理……,以提高景区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走上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谋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将五台山打造成山西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试点区,它不仅仅应该是景观形象的窗口,也应当是政府形象的靓丽窗口。
6、从市场五台山向公益五台山提升,全力实现佛教圣地的平等性
自古以来,五台山产生的效益都是社会大于经济,对于山西来讲,其在综改实验进程中所起的社会效益也必定远远大于经济效益,所以它的改造就不能一切以市场为原则、以经济为目标。因此,有没有魄力借综改试点之机主动降低入山门票,甚至像杭州西湖一样全面开放,在全国一线宗教名山中率先“还山于民”,打破备受诟病的“门票经济”桎梏,把这座圣地恪守了两千年的“众生平等”精神传承下去,打造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无障碍大型山岳风景区,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7、从“全面开发”向“深度利用”提升,全力构建佛国大中轴
五台山目前的开放尚停留在粗浅的景观打造与项目开发阶段,对资源的深度利用远远不够。五台山是世界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动态的、叠加的。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叠加给五台山的应该是什么?这种叠加除了对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的营造建设,更重要的是对文化景观的创造性挖掘再造。比如从现代风水环境视角下重新梳理规划五台山文化景观,比如从文化景观角度完美呈现那条连古人都没有明确提出的、贯穿天地人三界的南北大中轴(北斗星――北台顶―灵鹫峰―大白塔―梵仙山―南台顶),比如借拆迁改造生态恢复之机再现盛极于北魏的“杂花园”而非现代城市园林。
8、从“马达朝台”向“绿色朝台”提升,全力营造虔诚清净佛国氛围
佛界传言“五台顶修行的僧人,不修行也是大修行”,但是,近些年“汽车朝台”的马达声打破了这份清苦,五大台顶不再是适合僧人苦修的清净圣地。“大朝台”是五台山重要的精神坐标,是集寺庙建筑、高山风光、古老地质、宗教修行、大众朝拜等于一体的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保护五台山,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上,还应该是上升到意识层面的高度。大朝台所涉及的环境、文化、景观、历史尤其是神圣氛围,都是要保护的对象。这次改造提升,应该包括对“马达朝台”的改造提升,不是说非得让游客回到历史上艰苦卓绝的苦行朝台中去,但起码应该保持“绿色”的理念、虔诚的心态。汽车与步行相结合,特定时间与规定线路相结合,五大台顶轮流封闭与开放相结合,都是可以考虑尝试的方法。
9、从“静态遗产”保护向“活态遗产”传承提升,全力叠加新时代佛的教文化层
本次综改提升列出了“10+4”重点寺庙保护方案,除申遗期间专家考察的10座寺庙外又加上了南禅寺、万佛阁、普寿寺、罗寺4寺,但这样的点状保护显然不能有效延续五台山的佛教文脉。五台山是“世界文化景观”,是“活态遗产”,需要在保护中有所继承,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势必要将新时代烙印叠加在其2000年佛教“文化层”上。这就要求打破对单体寺庙的“重点”保护,而更多考虑到佛教文脉的整体性传承。比如,以南山寺为首的清末民初十八寺的整体性保护传承,以“五大禅处”为主体的台怀镇寺庙群整体性保护传承,以五大台顶为重点的“大朝台”全线整体性保护传承,以金阁寺、清凉寺、佛光寺、秘密寺、尊胜寺为重点的“唐风”寺院整体性保护传承等等。同样,文化演艺也应该承担起活态遗产传承的任务,如本次综改中的《印象五台山》就可以再做斟酌。因为以“印象”系列为代表的大型实景演出已经渐渐失去新意,五台山很难从这个命题上再出新彩。一是气候问题,五台山并不适合进行常年的室外大型演出;二是功能问题,五台山从来都担负着教化道德人心、巩固民族关系的使命,所以演艺应该是一种活态的经典再现,这里面有一个最可资借用的丰富宝藏――传说,传说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通俗版,是另一种形态的经典,许多传说源自北魏,已流传了1500多年,所有的传说都以文殊菩萨为主人公展开,可以说承载着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精髓,如:没有舌头的狮子――利断贪痴,贫女乞饭――众生平等,带剑文殊――色空不异……。
按计划,2014年,五台山综改提升工程就要结束,面对发展的机遇,转型的趋势,升级的取向,成长的困惑,遗产的保护,文化的传承,短短三四年时间,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提升。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林峰院长受聘担任贵州毕节市旅游发展顾问 2015-10-08
- 西宁商业巷总体策划和景观设计 2012-05-21
- 7月新三板旅游公司投融资概况 2016-09-01
- 我院可乐国家遗址公园旅游开发项目顺利完成进场考察 2015-09-25
- 林峰: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及业态创新 2016-08-16
- “旅游+农业”的创新模式——国家农业公园 2016-05-20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绿维创秀:小演艺时代千戏百秀,全域旅游下文化创新
- 恢弘的场地布景,强大的演出阵容,绚丽的舞美灯光,震撼的视听效果,当你享受着《宋城千[详情]
- 旅游业自主创新的探索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
- 旅游报记者史延廷 才两年,发展真够神速! [详情]
- 对Recreation Mall类型项目深度策划的几点思考
- 1、只有高度清晰的把握了项目的主题理念、市[详情]
- “情境再现”――文化体验模式创新的“六幕”
- 前言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旅游也逐步进入体验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