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旅游返璞归真 实现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的旅游开发策略
如何复兴乡村文化
拿什么复兴你,乡村文化?
要拯救日益流失的乡村文化,首先应该理清乡村文化的脉络,形成完整的文化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乡村文化开展针对性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才是复兴乡村文化的有效方略。绿维创景认为,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的原真性开发”为核心的内涵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失为实现乡村文化复兴的有效手段之一。
1、乡村文化资源的初步梳理
乡村文化源远流长,资源种类异常丰富,根据其不同的内涵层次,大致可以分为物态、行为、制度和精神四大文化子系统。
乡村的物态文化层面是农村有别于城市的显在表现之一,其文化的异质性强烈吸引着都市人。田园景观、乡土建筑、民俗工艺品、民间小吃、民族服饰都凝聚着一方乡土上人们的文化追求。
行为文化是乡村文化中最具活力和表现力的文化洋溢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如保留在乡村社会中的农耕游牧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民风民俗文化。这些文化虽然由于风土人情的各有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与城市的快节奏文化相比,乡村生产生活文化显然更具有“慢节奏、休闲性”特征,游客会受到浓厚的家庭亲情关系的熏陶,使感情更加融洽。
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是非物态文化,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社会约定等。这个层面的文化主要以“乡约村规”的形式进行展现。
精神文化层面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树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会产生持续影响的精神层面文化包括了宗族文化、宗教文化、孝文化等。
在目前的乡村旅游开发中,物态和行为层面的文化资源吸引力比较大,形成的旅游产品也较为丰富。而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诉求点很难进行对接,故开发几乎空白。
2、乡村旅游的内涵式发展是实现乡村文化复兴的有效手段
乡村旅游的内涵式发展就是围绕“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传播”进行旅游开发。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整理乡村文化遗存,理顺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是积极保护乡村文化,实现文化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乡村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通过乡村旅游的内涵式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当地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从保护整个乡村文化空间的高度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
同时,内涵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住乡村文化的原真性,从而摒弃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城市化和同质化诟病。这种原生态文化的享受和体验,借助旅游者的口碑效应,可以拓宽乡村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域和渠道,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增强优良文化的实力和渗透作用。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绿维八大IP亮相第四届中国房地产创新大会 2016-10-25
- 林峰博士建言:贵州应强化旅游带动的区域发展 2013-04-26
- 我院《张家口十三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竞标成功! 2016-03-17
- 武汉市旅游休闲市场调研报告 2009-05-22
- 旅游引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临汾洪洞农业现代转型综改示范园区 2013-02-01
- 以度假生活方式构建云岭时光――某休闲度假综合项目策划及总体规划 2012-04-06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农旅双链"模式
- 景区运营实现三赢模式 从景区的传统开发模式[详情]
- 林峰:共创价值,为旅游规划行业正名
- 在“第二届全国旅游规划同行大会”上,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发表演讲[详情]
- 唐山南湖公园总体规划暨5A创建计划
- 难点聚焦: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改造完成的南湖城市公园,在品牌[详情]
- 创意建筑(六)——绿维旅游创意建筑之绿色建筑
-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