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区创建的四大模式
5A创建之联合申报模式、政通人和模式
三、联合申报模式
1、适合的景区类型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景区,由于行政分割或者地缘因素,成为相互独立的景区,这些景区在资源类型上相似,但是单个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资源品级构不成世界级水平;或者两个景区在资源上相互依存,单个景区无法构成既定的品牌和影响力。具备这种情况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景区,需要联合申报5A才能提高成功率。在目前竞争压力较大、单个景区资源品质不算高的情况下,联合申报5A成为重要的创建手段。
2、成功案例
在目前全国28批次(截止到2014年12月)的186个5A级景区中,属于联合申报的景区有16个,占比8.6%。
如河南省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包含了老君山和鸡冠洞两个景区,两者同属伏牛山系,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老君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组织认定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具有奇特的自然资源和道教文化,鸡冠洞具有北国第一洞府的美誉。2011年,两景区联合申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以大景区概念来打造,累计投入资金6.08亿元,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标志,经过层层申报和考核,最终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再如最新公布的5A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5大景区组成。徽州古城是徽州府治所在地;棠樾牌坊群为中国最大的牌坊群落;唐模,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呈坎,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潜口民宅被誉为我国明清民间建筑艺术的活专著。5个景区在联合申报之前,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很难把品牌和影响力打出去。考虑到这5个景区同属古徽州地区的核心区域,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集中展现了徽州文化的精粹,且5家景区之间相距最远不过10公里,交通便捷。最为关键的是,5个景区是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聚集,将“徽文化”完美鲜活地呈现于世,给游客呈现一幅完整的徽州文化风景图。因此,5个景区联合申报5A具有坚实的基础。在创建之初,5个景区设立了统一的标志系统,统一的指示牌,统一的宣传材料,统一的员工服饰,统一的解说词;在门票方面既有联票,也有单独景区门票;为了紧密联系五大景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旅游专线正式开通。
四、政通人和模式
1、适合的景区类型
主要针对的是依托一定甚至较强的山水资源或人文资源基础,但开发历史较短或长期内知名度不高,或自然资源及人文遗存丰度不足的景区。此类景区在创建5A过程中,前期经过了全新的文化包装、规划设计、资源潜力挖掘,并借助资源整合、市场炒作、政治营销等多元手段,形成了较高的人气知名度,后期通过不断凸显景区发展愿景和开发建设成效,提升5A景区标准中规定的软硬件建设,综合发力建成5A级景区。
2、成功案例
在目前全国28批次(截止到2014年12月)的186个5A级景区中,使用此类模式的景区41个,占比22.04%。
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酉阳桃花源景区、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等,通过为自然景区注入文化话题,聚集市场注意力,成功升级5A。保定白洋淀、临沂沂蒙山则不仅通过整合资源,更强调自身红色文化历史,突出政治意蕴,成为晋升5A的主要因素。苏州同里古镇景区、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旅游景区等借助上海世博会契机,申报5A级景区并获得成功。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绿维创景执笔的《2013年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014-01-14
- 文昌航天产业带动之旅游业发展研究(上) 2009-12-08
- 依托景区的旅游综合体构建模式探索 2012-08-21
- 美好城市,美好展演――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考察感想浅谈 2010-10-28
-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之路 2013-06-18
- 从“配角”到“主角” 从“漂流”到“漂游”绿维创景 2011-05-04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新农村游乐与新农村展示 -嘉陵江村、中坝村
- 主题:相如文君浪漫家园 定位:景区最富田园风[详情]
- 农业PPP迎来新机遇,助推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发展
-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发布,除继续锁定三农政策、主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推广[详情]
- 特色小镇孵化器——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解决方
- 2016年12月3-日,绿维文旅集团协办的“首届全经联特色小镇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绿维[详情]
- 中国旅游报就漂流安全采访我院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 进入9月份以来,多地“火爆”的漂流游乐项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