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度假养老分院院长刘就创意农业地产接受房地产报采访
与常规地产项目相比,创意农业地产受规模庞大的前期投资、漫长的回报周期,以及农业和土地方面的政策、项目运营过程中“裸奔”的风险等种种不可抗拒因素的制约。并在开发商天然逐利性和地方政府政绩效应的推波助澜之下,地产上位,农业、旅游沦为附属。日前,我院度假养老分院院长刘 接受了《中国房地产报》采访,针对创意农业地产的发展困境、盈利模式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访谈已于2014年4月21日在《中国房地产报》旅游地产板块B-2版刊载。主要观点如下:
双线分化
目前创意农业地产存在两种开发模式: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模式、以地产开发为主的模式。这两种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农业都还有很长的距离,目前均没有形成成熟的农业旅游形态,其发展也逐步呈现分化趋势,主业低迷,依靠两头产品盈利。
刘 院长认为,“房地产和农产品销售是让产品走出去,而真正创意农业是让消费者主动走进来完成消费。” 这被看作是创意农业最核心的特征,即项目利润不依赖于地产项目和农产品销售,而是旅游度假及经营性物业收入。
业主盈利难,地产上位
对于目前国内创意农业地产的投资回报,刘 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创意农业投资回报周期至少在5年以上。“一个创意农业项目,要想做得好,首先是农业不赔钱,通过出让一部分土地和地产使用权回收建设成本,而后通过农业观光、旅游度假等项目实现稳定的盈利。”
但实际情况是,多数项目难以完整实现,地产上位现象屡见不鲜。“依照我们的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产支撑,基本只能靠政府补贴维持现状。” 刘 院长如是表示。至于地产比例占多大,刘 认为主要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博弈结果,对于开发商而言,整个项目中,地产所占比例越大,意味着其回报率越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有国家政策限制,其希望开发商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放在主业上面。
多因素制约,破题艰难
创意农业在国外并不乏成功案例,在法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创意农业不仅带来了稳定的收益,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名片。但刘 院长表示,“国内基本没有成功案例,主要原因是盈利模式和资本滚动回收问题。” 由于受到政策、市场等大环境的影响,国外成熟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几乎不具有可行性,这一行业要想发展好,还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来,这需要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 扫一扫关注绿维文旅
搜索微信号:lwcj2005
查找公众号:绿维文旅 - 深度了解旅游圈、地产界及金融界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全程服务商
专注于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 国内外综合体经典案例解读 2013-10-22
- 魏小安:关于文化与旅游的若干问题 2017-07-25
- 特色小镇丨旅游+度假+康养,健康小镇的发展主题! 2017-04-19
- 林峰:共创价值,为旅游规划行业正名 2017-06-23
- 特色小镇 用全域旅游思路下好“旅游小镇”这盘棋 2016-09-26
- 特色小镇代表类型解读(一):当文旅产业"遇见"特色小镇 2017-04-11
[六大行业资质]
业务咨询热线:400-0688099
- 大陈岛登上《新闻联播》,背后的设计师有话说!
- 大陈岛,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位于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素有“东[详情]
- 绿维创景月度动态汇编(2016年7月)
- 编者按:7月,马鞍山度假、刘铭传故里等多个项目中标;巫山县旅游、重庆市酉阳桃花源、燕安[详情]
- 中青旅“遨游网+”O2O模式,打造旅游新生态
- 摘自绿维创景旅游投融资研究院《旅游投融资月报(2016年6月)》旅行社业务是中青旅传[详情]
- 新时代下创新思维 湖泊旅游五大开发模式详探
- 观光旅游开发模式 随着旅游的发展,以观光游览、[详情]